為進一步加強教學管理,,提高課堂教學質(zhì)量,及時反饋課堂教學信息,,促進師生間的溝通,。期中考試以后,教導處組織部分學生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了一次評價?,F(xiàn)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:
一,、基本情況
11月28日,教導處從各班級抽調(diào)好,、中,、差三個層次的學生,共計139人,,對全校28個教學班的所有任課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測評,,被評價的教師達293人次。其中,,均分在90分以上的為61人次,;80-90分之間的為134人次;70-80分之間的為76人次,;60-70分之間的為22人次,。評教的最高分為95分,,最低分為63.8分。
此次評教采用量化評分的方法,,即每學科授課教師的滿分為100分,,學生通過填寫《學生對教師課堂教學質(zhì)量評價量化表》,分別從教師的工作態(tài)度,、教學語言,、教學板書、教學方法,、課堂氣氛和課堂管理六個方面進行打分,,對教師的課堂教學作綜合評價。
二,、精心組織,,確保評教工作公平合理
為確保學生評教工作規(guī)范、有序,,評教結果客觀公正,,評教前,我們對參加評教的學生進行了集中培訓,,提出具體要求,,明確評教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項,并對《學生對教師課堂教學質(zhì)量評價量化表》進行了講解和說明,。
從評教的結果來看,,絕大多數(shù)學生都能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,認真負責地對本班各科授課教師進行了公平合理的評價,,使課堂教學信息達到了很好的反饋。
三,、教師重視評教結果,,及時了解反饋信息
學生評教結果剛統(tǒng)計完,各班授課教師紛紛到教導處查看《學生對教師課堂教學質(zhì)量評價量化表》和《學生評教匯總表》,,將學生評價的分數(shù)與本班其他授課教師或同學科的教師進行比較,,找出存在的差距,部分教師還記錄了學生提出的教學建議,,作為今后改進課堂教學的依據(jù),。在查看評教結果的過程中,雖然少數(shù)教師不太滿意學生的評價,,并提出了一些看法,,但通過橫向比較,內(nèi)心還是產(chǎn)生了很大觸動,,這對他們今后改進課堂教學起到了促進作用,。
四,、學生評教反映出絕大部分教師綜合素質(zhì)高,教學能力強
評教結束后,,教導處立即對《學生對教師課堂教學質(zhì)量評價量化表》中的分數(shù)和學生簡評作了統(tǒng)計和分析,。總體來看,,學生對絕大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都很滿意,,認為他們課堂管理嚴格,教學方法靈活,,課堂上師生交流多,,并且能調(diào)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。如:程德雙,、張為兵,、王義清,、程志遠,、盛娟、方周寶,、郭忠平、劉興成,、程先畏,、萬光明、倪林等教師,,課堂教學語言風趣幽默,,對學生要求嚴格,,學生滿意程度較高。
五,、學生評教反映出的課堂教學問題
從評教反饋的信息來看,少數(shù)教師課堂教學質(zhì)量不高,,學生對其評價的分數(shù)低、建議多,,如:高二(8)班,、高二(9)班的實習一,,高二(2)班,、高一(6)班的語文課,,高二(7)班的英語課,高二(1)班的機械基礎課,,高一(8)班的數(shù)學課,高一(2)班的地理課等,??傮w來說,,本次評教學生對授課教師提出的建議,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:
1,、課堂管理不嚴,,對學生上課睡覺,、講話、玩手機等現(xiàn)象,,不管不問,,放任自流。
2,、教學基本功差,教學方法簡單,,課堂氣氛沉悶,師生互動少,。
3、工作態(tài)度不夠認真,,有遲到、早退或曠課現(xiàn)象,。
4、教師上課接打手機或做與教學無關的事情多,。
六、改進措施
1,、進一步加強教師基本素質(zhì)訓練,,提高教師的專業(yè)技能以及課堂教學的駕馭能力,。
2、改變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,。任課教師要利用多種形式調(diào)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,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模式,,多讓學生動腦思考,動手操作,,做到理論與實踐結合。
3,、加強課堂管理,保證課堂紀律,,注重學生德育教育,,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,。
霍山職高教導處
2011年12月8日